乳腺癌是危害女性身体健康的主要 “杀手” 之一。不过,得益于肿瘤诊疗新技术、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持续发展应用等,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时间得到了显著提高、延长,更多患者进入漫长的慢病期,如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关注重点和热点。
近日,瑞士领誉医疗联盟医院:广州泰和肿瘤医院举行三八节名医微课直播特别策划——肿瘤名医“泰和会”,诸位专家同台探讨乳腺癌诊疗理念和技术在三十年间的变迁,为女性朋友防治乳腺癌答疑解惑。
首届“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于风燕教授(右3)
质子放疗专家、广州泰和肿瘤医院放疗科袁太泽主任医师(左2)
广州泰和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治医师张晓蓝(右1)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内科主治医师丁林潇潇(右2)
苏逢锡教授指出,乳腺癌的发病正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目前我国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集中在 48 岁左右,60 岁以后还有一个小高峰,但也不乏二三十岁的患者。
乳腺癌强调综合治疗,医生可以采取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音乐康复、心理干预等治疗手段 ,而外科,则是乳腺癌诊疗的基石,也是根治肿瘤的最有力手段。
被誉为“中国保乳之父”的苏逢锡教授,见证了从切除乳房到保留乳房,从切除腋窝到保留腋窝的深远变革。
苏教授提醒广大女同胞,要强化乳腺健康自检和体检意识,早期发现、早期筛查,确诊后要正确选择治疗方式,即便是晚期患者不要放弃规范治疗。
以往很多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切除淋巴结后容易出现上肢淋巴水肿,周围神经炎在做过腋窝清扫的化疗患者中也较为多见。
于风燕教授指出,现在乳腺癌的治疗越来越精准,更要做好乳腺癌诊疗的“加减法”。相比腋窝清扫手术,前哨淋巴活检可以减少上肢淋巴水肿、上肢的疼痛及活动障碍等并发症的产生,给乳腺癌患者带来很多的获益。
作为肿瘤三大治疗手段之一,放射治疗也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常见手段。袁太泽主任医师表示,随着适形调强放疗等技术的运用,放疗也在变得更加精准化:三维适形放疗技术、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结合屏气门控技术,可对患者进行精准放疗,减少对心脏的损害。
▲ 瑞士领誉医疗联盟医院:广州泰和肿瘤医院质子放射治疗系统的建设工作正稳步推进,预计于今年的第三季度投入使用。
这些先进的手段可以减少放射线对患者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提高放疗治疗的疗效。国际先进的质子放疗为乳腺癌治疗增效减毒。
4
降低早期乳腺癌发展风险
随着乳腺癌诊疗率先进入“精准医学、个性化诊疗”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全球肿瘤医学中心也逐渐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 “以患者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张晓蓝医生介绍,广州泰和肿瘤医院会充分考虑每位患者因文化、性格、喜好和身体状况而产生的差异化需求,为每个患者量身打造个性化服务。
住院病房为符合国际标准的高级单人治疗套间。它可以帮助患者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优质医疗服务,降低交叉感染率,便于患者身体的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