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乳腺结节”成为体检时的常见病。
乳腺结节是什么意思?会得癌吗?
不少年轻女性在体检后,得知自己乳房“长瘤”了,会倍感焦虑,甚至生活在恐惧之中。其实,只要加深对疾病的认识,以正确的方式应对,乳腺疾病并不可怕。

1.什么是乳腺结节?
我们先来看看“结节”的定义。结节英文写作nodule,是指生物体表面或内部组织中圆形的突起物。这是个中性词,它本身的含义与肿瘤的良恶性无关,既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
乳腺结节,则特在乳房部位发现的突起物,常见于乳腺增生(可形成乳腺囊肿)及乳腺肿瘤性疾病,包括乳腺良性肿瘤(如乳腺纤维瘤、分叶状肿瘤等)以及乳腺恶性肿瘤(乳腺癌)。临床工作中,绝大部分体检发现的乳腺实性结节是良性的,只有非常小一部分实性结节确实是乳腺癌。

2.发现乳腺结节,该怎么办?
前面提到,乳腺结节可能由患者自己偶然摸到,或是在体检中发现。根据女性年龄的不同,所采取的措施也会不同:
如果在月经期前发现乳腺结节,一般建议月经结束后复查一次。该年龄段的乳腺结节,多因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导致,在月经期后会明显减小或消失。

如果月经结束后结节没有消失,也不必过分恐慌,这个年龄段常见的是一种良性的乳腺纤维腺瘤,应该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女性该年龄段的乳腺癌发病风险会提升,应前往乳腺外科或者普通外科就诊。医生会进行针对性的问诊,比如发现结节的时长,月经史,乳腺癌家族史,是否服用避孕药物等。
此外,医生还会对乳腺结节进行详细触诊,进行综合判断,申请乳腺超声和X线钼靶摄影检查。
3.如何诊断乳腺癌?
影像学检查,是乳腺检查中的重要一环,超声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辅助医生进行判断:
超声波用于诊断乳腺疾病,是通过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声学特性的差异来清晰显示图像。
它通过显示肿物大小、形态、边界及血流特征,从众多科学研究中分析得出每种特征与乳腺癌的相关性而得出的结论。
研究发现,“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未见血流信号”这种特征与良性疾病相关。“形态不规则,边缘成角,可见毛刺,边界不清晰,内部可见点状强回声”,“内部可见粗大穿入血流信号,走行不规则或者走行紊乱”这些特征与乳腺癌相关。
医生具体分析检查结果,再结合患者的年龄和病史情况,根据专业知识与经验进行病情推断。并不是说出现形态不规则、钙化、结节内有血流等表现,就判定为乳腺癌,医学影像学,在诊断中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超声大夫会与临床大夫一起,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如家族史、年龄分组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4.乳房结节会癌变吗?
常见的乳腺疾病,如乳腺囊肿、纤维腺瘤、乳腺炎症等,大多为良性疾病,并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如果是一部分不伴异型性的增生性病变,如乳管内乳头状瘤、硬化性腺病、复杂性纤维腺瘤等,这些病变乳腺癌发生风险轻度增加,大约为普通人群的1.5-2倍。如果出现不典型性增生乳腺导管不典型性增生 和 乳腺小叶不典型性增生)会令乳腺癌风险大幅增加,需要积极处理。
5.乳腺超声结果正常,是不是安全了?
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是98.4,也就是说有1.6%的乳腺癌超声无法发现,可能会漏诊。例如,以微小钙化为唯一异常表现的乳腺癌,需要乳腺钼靶检查来辅助诊断。
6.超声VS钼靶,该怎么选?
不同的成像原理,造成了两种检查结果的差异,这两种方法各自有优劣势。

超声的优势在于简便易行,可多次重复不必担心射线伤害,适用于所有患者(包括哺乳期及孕妇)的乳腺癌筛查及乳腺病灶的随访,在致密型乳腺(亚洲人以这种类型为主)患者的检查中具有明显优势。
但是有操作者依赖性,经验丰富的医生往往更能得出准确的判断。对于无肿块型病灶分辨难度高,对钙化敏感性差。

钼靶的优势,在于图像客观,显示微小钙化方面要优于超声(敏感性高达95%以上)。但是它具有一定放射性,短期内不能反复使用,也不适用于孕妇和哺乳期乳腺的检查。